去年8月,位于长沙市岳麓山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院内的一棵古树突然齐根折断,巨大的树体倒向文庙大成殿,导致大成殿局部建筑垮塌,当场3人被压。1名女性游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人受伤。事后经专家勘察,压倒大成殿的是一棵树龄约两百年的枫树,枝叶繁茂,树干最大直径约有1米。从外表看来,这棵树长势良好,但根部折断处,中心部分已经腐烂,腐烂的主要原因是白蚁蛀蚀。此次事故再次向我们敲响了文物建筑白蚁危害的警钟。
为摸清湖南文物建筑白蚁情况,科学治理白蚁危害,自2012年3月开始,湖南省文物局即委托湖北省麻城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对湖南省文物建筑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历时2年多的实地调查,共勘查文物建筑399处,收集白蚁危害图片上千张,文字记录约2.4万字,湖南省文物局对湖南文物建筑蚁害的基本情况已有初步了解。
危害现状
这次调查发现,几乎每处文物建筑都遭受过白蚁危害,白蚁不单危害建筑本体,也危害文物建筑周边的树木。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文物建筑遭白蚁损害的部位,一般在接触地面的木制材料的柱子、门窗等位置,阴暗潮湿的室内尤多见。我们根据统计数据对湖南白蚁危害文物建筑的情况作了以下评估。
1.蚁害严重。有白蚁危害的建筑物内木质材料及建筑物周边树木占调查范围内总数的50%以上;
2.蚁害较严重。有白蚁危害的建筑物内木质材料及建筑物周边树木占调查范围内总数的30%至49%;
3.蚁害一般。有白蚁危害的建筑物内木质材料及建筑物周边树木占调查范围内总数的6%至29%;
4.基本无蚁害。有白蚁危害的建筑物内木质材料及建筑物周边树木占调查范围内总数的5%以下。
这次调查发现,文物建筑内的古树名木近三成遭受各种白蚁蛀蚀和危害,轻则破坏树木表皮,重则在树木中建筑蚁巢,严重蛀蚀树木,此次岳麓书院大树被蛀蚀就是后一种情形。
种类及特点
经调查发现危害湖南文物建筑的白蚁,以土栖白蚁、家白蚁和散白蚁为主,分别占白蚁危害总数的40%以上。
1.土栖白蚁。这种白蚁主要危害树木、花草堤坝,也对建筑物外门窗进行破坏,有固定蚁巢。一个成熟兴旺的黑翅土白蚁巢群,每年可以飞出有翅成虫数以万计。分飞后,有翅成虫的翅膀脱落,雌雄追逐配对,入土营巢。分飞发生在每年4月至6月上旬,其破坏性很大。
2.家白蚁。家白蚁是危害树木和建筑最为严重的白蚁种类,分飞期在五六月份。成熟的巢群可以形成规则的主巢和副巢,群体的数量在100万以上。通常家白蚁主要危害树木的树心、树根及树皮。以树根、树叉为中心,建筑白蚁主巢,通过主巢向四周房屋建筑进行危害,也可以在房屋建筑内筑巢进行危害。
3.散白蚁。散白蚁是目前我国难以治理的白蚁,其特点是群体数量多,群体内个体的数量少,一般从几千到几万只。没有固定的巢穴,活动很分散,危害到哪里就暂居到哪里,并随觅食对象而转移,有多种补充繁殖蚁,因此很难予以消灭。其危害对象主要是房屋建筑、林木、花草以及地埋电缆光缆等。
白蚁防治建议
1.提高认识,建立文物建筑白蚁防治工作规程与工作制度。白蚁危害是人人知道的问题,但危害是个渐进过程,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不受重视。有必要在湖南等白蚁重灾区建立文物建筑白蚁防治规范,从资金、技术、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及时、高效的操作程序,保障将白蚁危害抑制在萌芽状态。
2.研究白蚁防治的新技术新手段。白蚁危害“防”重要,“治”也重要。目前的技术手段很多,物理法、化学法、生态法常常使用,虽断不了根,但也能缓解危害程度。尽管如此,仍有必要加强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特点,设计一些课题,以期找到简便的、高效的防治方法。
3.研究并建立文物建筑白蚁自动监测系统。白蚁防治的前提是预先掌握白蚁危害的情况,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建立文物建筑群白蚁监测网,及时发现白蚁危害部位、蚁路、分飞孔、巢位、蚁种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就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长远看,也节约防治成本。
4.文物工作者应掌握白蚁防治基本知识。要及时掌握和监测白蚁活动规律和蚁情动态,确定科学有效、及时的文物建筑白蚁危害治理方案,第一线文物工作者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第一线的管理者对白蚁防治知识的了解非常浅薄。建议多举办相关培训班,在文物干部中普及相关白蚁防治知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