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处欧亚交通要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干燥、少雨的独特气候,以及地下水位低等自然环境,使大量皮质品保存下来,对研究古代人们的衣着服饰、手工技艺及社会生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些皮质品历经千年都存在干裂、破损、虫蛀、叠压等程度不同的病害,亟待进行有效保护。但由于对皮质品保护修复技术还不成熟,这些珍贵文物一直放在文物库房等待“治疗”。今年2月28日至3月24日,吐鲁番学研究院与德国考古研究院合作开展皮质品保护工作,德方派皮质品修复保护专家Regine Vogel教授和Patrick Wertmann,M·A博士,专程来吐鲁番指导出土皮制品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他们考察了吐鲁番馆藏皮质品后惊叹不已,这里的皮质品数量多、种类丰富、年代久远、非常珍贵,在国外着实少见。或许是缘分,在众多的皮质品中,Regine Vogel选择修复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一双唐代皮鞋。千年“修”一缘,能工巧匠与修复专家的邂逅这是一双做工精致的唐代翘头、拉带皮鞋。鞋面、鞋底各有三层皮子,鞋面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从中间裁剪并缝合,再在缝线处缝一块带图案的皮子作装饰,挡住了鞋面上的缝线,显得美观大方、独具匠心;鞋的边缘用细皮条锁边,鞋带将鞋帮与鞋面联结,鞋面和鞋底用皮绳结结实实地缝合在一起,针角细细密密、大小一致、做工整整齐齐,充分展示出做这双皮鞋的工匠娴熟的技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虽然这双鞋没有穿过的痕迹,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双鞋绝对舒适、耐磨。这双皮鞋随他的主人在地下沉睡了1400多年,1966年被考古学家发现,又在

库房里“躺”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德国修复专家们的到来才把它“惊醒”。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皮鞋上散布着白色污染物和灰尘,皮子已经破裂、起甲,变得坚硬而且脆弱。一只鞋的后跟已腐烂,另一只鞋的鞋带也已脱落,皮鞋变形。如此珍贵而又脆弱的皮鞋,德国专家将如何保护与修复?现代科技与丰富的经验让皮鞋“在世”更久Regine Vogel将皮鞋放在面前,仔细观察与思考。她从事皮质品修复近三十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曾与蒙古社科院、蒙古考古所合作,修复一大批蒙古出土的元代皮质品,修复成果在德国作专题成果展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对这双皮鞋的修复胸有成竹。她边操作边讲课,她的得利助手Patrick Wertmann,M·A博士使她和中国学员之间的交流毫无障碍。Patrick Wertmann,M·A曾在中国学习过两年汉语,深厚的考古专业知识和流利的汉语,使他非常胜任本次的翻译工作。Regine Vogel教大家修复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皮鞋进行修复前的拍照、称量、测量尺寸、绘制病害图;其次是利用皮鞋上掉下的残片,在显微镜和电镜扫描仪下进行观察分析。这双皮鞋鞋长24厘米,采用山头皮鞣制加工,白色污染物主要成分为盐类。根据科学的检测结果,Regine Vogel制定出修复路线:干洗—修复(回潮、加固、矫形)—保护。这双“脆弱”的皮鞋,稍稍用力就有破损的危险,Regine Vogel小心翼翼地用专用的塑料纤维给鞋子做支架和内垫,把鞋子固定好,避免操作过程中对它的损伤。在显微镜下,Regine Vogel开始了第一步工作“干洗”。她从鞋底一角开始,用小毛刷轻轻刷掉灰尘,用细针轻轻松动吸附在鞋上的白色污染物,再用小儿吸痰器吸走污染物,用无水乙醇去污去霉,经过几天时间工作,整双皮鞋终于清理干净了。第二步“修复”。将皮鞋放入恒温恒湿的回潮箱,进行回潮,使它变软,再把鞋子上的起甲、开裂的皮子以及脱落的残片,用日本纸和纤维素粘上,用力度适中的夹子固定;用塑料纤维慢慢将变形的鞋子矫形,经过精心的“治疗”,这双皮鞋终于“康复”了:它变得结实,恢复其原有的形状和色泽。对皮质品的修复,也有学员提出不同的建议,如用水洗或用油清洁等,Regine Vogel告诉大家,早年在德国工作中曾采用过这些方法,但用水洗皮子会越来越坚硬,而且不可逆;用油洗皮子会变软,颜色会变深,会容易吸灰尘,以后更不好清理。Regine Vogel用她工作的经验,科学地解决“保护”问题,让大家少走弯路,更减少了对文物的伤害。第三步“保护”。修复完成,并不意味着保护工作的结束。Regine Vogel指导大家给鞋子制作合适的鞋托。鞋托选用轻木,它原产南美洲西印度群岛,木材特别轻,木质细白,而且虫不吃,蚁不蛀。根据鞋的内径,Regine Vogel对轻木进行切割、打磨,做成大小适宜的鞋托放在鞋子的内部,起到一定支撑的作用,避免鞋子在放置过程中再次变形。然后,Regine Vogel给这双鞋量体裁衣做了个柔软舒适的“床”,又用无酸纸盒给它建了个“家”,让它在里面安安稳稳地“睡觉”,让它再活千年。文物保护任重而道远这双唐代皮鞋只是吐鲁番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一件,它的修复工作也只是抛砖引玉。近年来,在吐鲁番苏贝希古墓群、洋海古墓群等地,出土有皮铠甲、大衣、皮鞋、皮囊、古代乐器等皮质品300余件,每件文物保存状况、制作工艺各不相同,保护工作也都迫在眉睫。Regine Vogel嘱咐学员,修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让文物更长久地保存,修复一定要“适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又会有新的技术来解决文物保护的问题,现在的工作不能做得太满,要给后人留下余地,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繁忙而又充实的一个月转眼过去,德国专家即将回去,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皮质品修复技术与理念,为吐鲁番文物保护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在未来的时间,双方将在技术保护、人员培训、学术研究等方面继续合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