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历史

收藏两件汉代玉雕白虎,大小形状完全一致。长37厘米,高 8厘米,圆雕。通体乳白色。呈飞奔状。此虎头部阔圆,宽鼻,双耳竖起,双目用细阴线刻“臣”字型眼,张口龇牙,昂首伸颈,前腿前伸虎爪环握,后腿屈蹲虎爪蹬地。长尾下垂尾尖上卷。于虎身位置雕一对卷起的羽翼。两虎神采轩昂,虎气生生。

这对玉雕白虎,表现手法追求动感,动物躯体四肢腾空,肌肉隆起有力。雕刻技法娴熟,整体线条简洁流畅,形象栩栩如生。充满着动态艺术的韵律之美。这对玉虎也体现了汉代以写实为基础,雄健有力动感十足的艺术风格。

白虎是古代神话中的四灵之一。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代表的季节是秋季。在古人心目中,虎是可怕的东西,又是可敬的东西。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无比,能够避邪。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载:“画虎于门,鬼不敢入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汉朝人把虎当作是百兽之王的象征。相传当一只虎满五百岁时他的毛色会变成白色的,所以白虎就成了一种神物的代表。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同时白虎还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2007年10月10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