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是我国古今画家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唐代画家曹霸、韩干都以擅长画骏马而闻名千古。尽管绘画史上说韩干所画之马肥腴,没有曹霸画得“肉中有骨”之马有骨有神,但他们二人是绝不会去画肋骨毕现的瘦马。吉林省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画家钱南园所绘的《瘦马图》,此幅绘画作者借助瘦马这一题材的特殊含意,寄寓画家对世事的感叹和对时弊进行的辛辣讽刺。

钱沣,我国清代画家,生于1740年,卒于1795年,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历宫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他的诗文苍古雄健,书法直逼颜真卿,行草兼褚遂良、米芾,卓然成一大家。钱南园的绘画以擅长骏马而著称于世,他画笔下的马神骏灵奇,极尽磊落腾骧之致,世人非常喜爱并多有收藏之。著作有《南园集》。

身为清代显宦大员的钱南园,一生光明磊落,秉性刚直不阿,在任御史期间,针对当时的权臣和绅的党羽贿赂公行、贪赃枉法的种种罪行,他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对这些人进行弹劾。但是,由于此些人物有乾隆皇帝做其靠山,他们对钱南园的反对满不在乎,仍然趾高气扬,并对钱南园进行打击报复。

钱南园不仅在官场上对贪官污吏进行弹劾,而且利用手中的画笔对当时的时弊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此幅《瘦马图》,纵53.4厘米,横28厘米,绢本。该幅作品绘一株枯枝老树,树上片叶皆无,一派凄凉衰败的景象。此树多用枯笔焦墨皴擦而成,充分表现了老树崚嶒枯槁的姿态。在枯树的下面绘有一匹瘦马,此马垂首踯躅,奇瘦见骨,它虽疲惫不堪,但仍在艰难地低头觅食,好像是要啃吃几根地下的青草来填补一下它那辘辘作响的饥腹,看到它那歪歪斜斜,躯体难支的样子不免令人顿生怜悯之心。可是在它的身旁却有一匹小马驹,此马驹膘肥体壮与骨瘦如柴的瘦马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画家在同一幅画中绘出一肥一瘦两匹马,这显然有其深蕴的用意,画家钱南园借一匹瘦马歌颂了“能瘠一身而肥一国”的廉洁奉公,而用一匹肥马的形象,则是讽刺和谴责了那些“苟肥一己而瘠万民”的贪官污吏,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上的腐朽与黑暗。

(2007年10月10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