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山,名华玉,浙江嘉兴魏塘人,后隐居苏州,活跃于元代中晚期,是元至正间银器铸造名匠。碧山善制槎杯,所铸虾杯、蟹杯、人物杯等酒器俱极精妙,不施药焊,注酒自能流走。时人极为珍重,后世名士、诗人亦交相赞誉。元代文人虞集、揭傒斯各令碧山制槎为寿。清初名流孙承泽家曾有此物,杯首刻“岳寿无疆”四字,槎中凿张骞像,手持一支机石,杯腹有“欲渡银河隔上阑,时人浪说贯银湾。如何不觅天孙锦,只带支机片石还”。28字篆书诗句。清人宋琬藏有一银槎,杯腹有文曰:“至正壬寅吴门朱华玉甫志。”诗人朱彝尊、曹尔堪、厉鹗等对碧山槎杯皆有题咏。碧山还铸有“昭君出塞”“达摩银像”“灵芝杯”等器,其中昭君像,眉发衣领、花绣及其乘骑、琵琶、鬃鬣等都雕得极其精细,马腹上仅豆许一穴,其中嵌空,器重二钱七分,琵琶上刻有“碧山”二字。
碧山所铸银槎,已知存世作品仅三件。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龙槎杯”,槎杯取材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记载有人乘槎至天河遇织女的神话故事,此杯构思巧妙,用白银铸成独木舟状,高18厘米,长20厘米,重0.616公斤,中空可以贮酒,槎上乘坐一人,槎和人身均铸成后再加雕刻,头、手部分焊接无痕。其人头戴道冠,足登云履,长须宽袍,斜坐凝视手中所执书卷。槎杯腹底刻有楷书“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为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一诗。口底刻“贮玉液兮自畅,畅银汉兮凌虚,杜本题”行楷15字。正面槎尾上刻有“龙槎”两字,槎尾后部刻“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楷书21字,图章为“华玉”两字篆文。另一件曾为清人高士奇所藏,后藏北京圆明园,八国联军入侵时被英军盗去,现在英国人罗勃特·彼德夫爵士手中。又一件原藏承德避暑山庄清行宫,曾在伦敦中国艺展中展出,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朱碧山善于把书法、绘画、錾刻、铸造等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银器,反映了文人涉猎于银器工艺之后的新变化,并且为明清金属工艺所继承和发扬。
(2007年10月10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