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是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所铸的一种新式铜币。铜元从开铸到消亡退出流通领域仅仅只有40多年的历史,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首先在广东用机器铸造,就在全国十七个省、二十个局进行仿铸。甘肃和其他省一样,各地也纷纷仿铸铜元。民国初年由驻甘总司令刘郁芬在兰州成立的造币厂仿铸铜元。陇南镇守孔繁锦为牟取暴利,补充军费开支,于1919年到1926年,在天水模仿外省的民国铜元图案仿铸铜元,因铜质粗劣、铸造粗糙,花纹不清,多有沙眼,被群众称为“沙板”。
孔繁锦在天水所铸的铜元,版别众多,最近,我们在甘肃庄浪县民间发现了一枚新版别的铜元(图二),此枚铜元正面图案与图一相同,背面上下部分为英文字母,中国珠圈内为麦穗和花星。图一珠圈内为九星图案,此枚铜元铸造粗糙,纹饰图案及文字均模糊不清,属翻砂铸造。应为民国九年(1920年)所铸。
经查有关资料,均未记载花星图案的铜元,因此,此枚铜元的发现,为甘肃在民国时期所铸的铜元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2007年10月17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