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这是诗人陆游笔下的“立夏”诗句。作为夏日里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文化元素也走进了素有“小版画”美誉的邮戳中,深为邮迷喜爱。

《淮南子》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记录24节气的一本书,在其主编淮南王刘安封地今安徽淮南市,2010年发行过一套24节气纪念戳。其中的“立夏”连体戳(图一)主图无框,右边是篆体的《淮南子天文训》,“谷雨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大风济,音比夹钟”。左边为武将形象的“立夏神”画像,有趣的是,神像的袍服居然掺杂了文官的宽袍大袖风格,这种服饰的微小变化也寓意着气候的渐变。

立夏后,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故而民间有着“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石家庄方北小学少年邮局发行的“立夏”连体戳(图二),采用黑板变形而来的双矩形边框,体现了教学和少年邮局相契合的特点。主图为一幅宋代婴戏图,画中的垂髫小儿上着短款花衫,下穿长裤,左手持短柄荷叶戏弄着鸭子,憨态可掬,童趣跃然纸上。

苏州老年邮局的“立夏”连体戳(图三)充满诗情画意。主图上方是元代维族散曲家薛昂夫的《山坡羊》,“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下方配的是一幅消夏图,描绘的是两个古代文士荡舟游弋,看新荷、观垂柳的场景。诗画相映,情景交融,可谓美不胜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从水中露出一个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便立在它的上头。这是诗人杨万里笔下初夏小池中的静谧之美。南京的“立夏”邮戳(图四)以此为题,构图为中式花格方窗,颇具古典韵味。主图之上,荷叶青青,荷花初绽,蜻蜓轻绕,青蛙欢跳,此情此景,真是美极了。

以荷入题的还有新疆哈密推出的“立夏”邮戳(图五)。主图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在连片荷叶中正竞相怒放,不远处是雕刻着祥云图案的围栏,以及浓荫茂密的古树。这不禁让人想起“菱花晓映雕栏日、莲叶香含玉沼波”的诗句来。这款圆形邮戳采用白描方式,刻制精细、线条流畅,又巧妙融入维汉双语、农历纪年等元素,极具收藏价值。

此外,上海、天津、甘肃兰州、山东青岛、湖北沙市等地的邮局也都推出过“立夏”专题邮戳,尽管用色不一、风格迥异,但都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知识的独特功用。

立夏时节,在邮戳这朵“邮苑奇葩”里徜徉,感受着中华农事文化的博雅精深,不亦乐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