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古玩研究院客座教授聘请仪式,在该院所在地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美国等地的17位专家学者,应邀担任中国古玩研究院的首批客座教授。这是中国古玩研究院成立10年来首次高规格聘请文博界权威专家学者,标志着该院“凤凰2015培训规划”正式全面启动,并将于近期推出两个系列项目,一是会长高级研修班,专题进修班,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职称培训班;二是出版对国家文物普查工作具有补充意义的中国民间文物档案、中国民间文物白皮书、古玩商会会长论文集、研究会
集、《大师》专刊、《云工奖》获奖作品集等。
中国古玩研究院是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成立的学术性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课题研究、专业培训、资质认证和研究成果推广。研究院成立十年来,不断地试验摸索,目前已经设立了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务委员会、专业技术培训中心、研究成果推广中心、学术著作出版中心等近十个内部机构和一个研究所,此前还聘请了4名院士和29名研究员。
为了服务商会会员和全国古玩市场全面提高经营水平,以顺应古玩市场格局大调整趋势,该院根据商会中国民间文物传世工程总体目标制订了“凤凰2015培训规划”,预备用十年时间,完成对全国古玩商会系统及商会所属的古玩市场、古玩博物馆、古玩研究会、古玩店与古玩类公司等会员的专业轮训,包括专业文化知识培训与专业技术职称培训;全方位提高古玩商会系统的古玩研究水平和古玩经营水平,以适应新常态下古玩市场格局大调整和水平大提高的需求;并对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民间文物艺术品专业人才进行补充完善培训,经过申请考核,颁发相应的专业职称证书;对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组织专家论证,将分期分批地编辑出版(中国古玩研究院丛书)。其具体培训办法由商会制定,中国古玩研究院组织实施。招生采取自愿报名、商会邀请、商会要求三种模式;课程设置采取长班短班相结合、普及班与研修班相结合、北京班和外地班相结合三种模式;教学方式采取三结合模式,即基础知识授课与
藏品授课相结合、基础知识授课与市场商品授课相结合、基础知识授课与学员藏品授课相结合。依据培训考核、申请考核、专业推荐三种情况,颁发相应证书:1.商会与博物馆专委会颁发的业务培训证书;2.中国古玩研究院颁发的院士、研究员证书;3.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证书;4.全国民间文物艺术品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专业职称证书;5.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颁发的委员证书。
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中国古玩研究院院长宋建文表示,“培训规划”正式运转后,中国古玩研究院力争把这项系列培训办成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具有权威性、涉及专业最广、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同时,努力使中国古玩研究院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古玩艺术品行业的科研教育机构,为传播中国古玩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认为,中国古玩研究院的此项“培训规划”在方向、内容、目标上都非常明确,又很好地借重了国有文博研究力量和民间文物研究资源,在克服文物研究、古玩市场阶段性局限、突破瓶颈方面,确实做了一项扎实而有益的工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