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端拍品极其稀缺、买家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新门类艺术品市场尚弱小等多种因素,造成2014年艺术品成交规模大幅下滑。回顾2014年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是调整的一年。而从目前的市场趋势来看,这种调整势头也势必在2015年延续。面对“新常态”的艺术品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经营或许才是调整状态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破局之举。

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09年进入“亿元时代”以来,当时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分疯狂,上半年买来的艺术品下半年转手就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然而如今随着“亿元时代”渐行渐远,转手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已进入“新常态”,加之当前艺术品市场的传播,交易方式都在发生改变。金融的介入,电商的介入,都让艺术品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不主动对市场战略进行调整,不对艺术品市场进行细分,要想分得一怀羮那是很难的,因此在艺术品市场新常态下,必须有新举动,而多元化经营就是破局之举。

来自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从拍品门类来看,2014年秋拍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流品类的表现相对平稳,市场总成交额为215亿元,市场占比为87.4%,同比2013年秋拍下降了1.25%。其中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的市场份额下滑,瓷器杂项板块份额提高,这也反映了在艺术品市场“新常态”下,市场在不断耕耘原有拍卖门类的同时,不断细化和扩充杂项等交易门类,寻找新的潜力股。像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在书画、油画、瓷器三大板块之外,就增加了茶道具、佛教艺术品、珠宝等板块。而部分拍卖行更是在2014年秋拍把奢侈品、设计类工艺品、中国当代诗歌手迹拍卖乃至一些国外艺术品的小门类如摄影、文化名人签名文献均囊括在拍卖之内。从拍卖结果来看,虽然这些新拍品门类对整个业绩贡献还不算太多,但却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吸引了一些新的买家群体参与其中。

苏富比(北京)拍卖公司总裁温桂华表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从理想转向现实操作和未来的设计,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多元化经营就势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既可以对市场和藏家进行引导,而且多元化经营还将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健发展基石。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一个发展非常不均衡的阶段,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主要成交额来自于书画,大部分拍行是“瘸腿”,这就意味着一旦这部分市场遇冷,日子就比较难过。对艺术品拍卖公司来讲,尽管多元化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但多元化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好的品牌来支持,因此在尝试多元化经营的初期,最好先要注重品牌的建设。(卢建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