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行书七言楹联“绿波春涨群鱼乐,清露晨流百草香”,纸本,纵165厘米,横39厘米。其品相与装裱皆好,是中国国家

近年收藏的优秀作品之一。

过去国博收藏的文物,常以政治标准作为根据,对于政治上反动的历史人物,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曾国藩便是其中之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农民革命的前驱,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对于这次农民起义,给予极高的评价。而曾国藩恰恰是站在农民革命的对立面,并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无情地镇压了农民运动。他率领的湘军,屠杀了数以十万计的人民,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曾剃头”,可见农民对其憎恶之极。这样一个人物,同时又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他在使中国从传统走到近代的大变局中,客观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人物,是需要给予辨证的肯定。这也成了今天我们收藏的宗旨之一。

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进士。他早年治义理之学,兼顾词章考据。史籍称,他“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师,论学术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在书法上,他属于贴学一派,早年坚守颜平原“横平竖直”的庭训;中年以后,又受同乡何绍基的影响,执笔悬腕,即以全身之力写字。我们细审这副楹联的内容,是描写春天大自然十分祥和、静谧的景象和容貌,但其文字书写笔力,骨骼强劲,力藏于内;刚直之气,跃然于纸上,实为曾国潘代表作品。

(2008年2月6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