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是一种不具备货币功能的非流通的钱币,雅称“花泉”。最早出现于汉代,是在币面上铸有各种图案和文字的钱币,主要用于镇库、开炉、祝寿、赏赐、寄福、佩戴等。南宋时期,曾出现一种军事用途的花钱——“招纳信宝”钱,被誉为世界上第一种用来打心理战的钱币。

笔者收藏的这枚“招纳信宝”钱,是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刘光世铸造的一种特殊的钱币。刘光世与张俊、韩世忠、岳飞被称为南宋初年“中兴四将”。公元1131年,金将完颜昌率领金军大举南下,大军驻扎在江北扬州地区,伺机渡江吞并南宋。身为南宋浙西路安抚使的刘光世奉命镇守,与金军隔江对峙。

不久,刘光世获悉金军内部不少士兵是强征来的百姓,大部分长期居住在北方,久离故土加上水土不服,思乡情绪十分强烈。在积极做好军事对抗准备的同时,刘光世着手策划了一场心理战。每当俘获金军士兵,刘光世一不捕,二不杀,而是让其作为大宋的“招纳”特使,携带大量质量上乘、工艺精美的“招纳信宝”钱回去,秘密散发给愿意归附大宋的同伴。凡渡江投诚的金兵,“招纳信宝”钱就成为推荐书和介绍信,宋营热情接纳。在刘光世的感召下,金军中的汉族士兵投诚者竟达数万人之多,被编成“赤心”、“奇兵”两支军队,共同抗击金军,最终迫使完颜昌北撤,取得了江南保卫战的胜利。

“招纳信宝”钱有金银铜三种材质,楷书环读“招纳信宝”,背面方孔上部铸有“使”字,穿下是一个花,径2.6厘米,重5克,铸造异常精美。由于这种钱币是在特殊情况下发挥特殊作用的,铸造量十分有限,与当时同期发行的南宋流通货币建炎通宝、绍兴通宝相比,更是微不足数。加之“招纳信宝”钱的流通区域仅处于长江两岸,所以流传至今的真品甚是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

(2011年8月31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