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7-28)作者:祥海
6月18日凌晨1时,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张充和先生在美国家中逝世,享年102岁。她是“合肥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位,其艺术造诣涉及书法、绘画、昆曲、旗袍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其书法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
张充和五岁开始学书法,初以颜体字打基础,后兼学诸家,于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皆擅。9岁时由吴昌硕弟子、精于楚器研究的考古学家朱谟钦(拜石)先生指导,学习古文和书法,后又拜在书法大家沈尹默门下,书法日益精进。
张充和书法格调极高,四体皆擅,尤精于小楷。她的小楷娟秀端凝,骨力深蕴,格调高雅,气息清朗,尤为世人所重。乃师沈尹默说她的书法是“明人学晋人字”;波士顿大学白谦慎教授说:“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而这种气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认为:“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而是一位学者。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书法上的行书、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极雅,在那个时代已是佼佼者。”著名散文家董桥说张充和的“毛笔小楷漂亮得可下酒,难得极了”。
张充和曾为沈从文先生的多种著作题签,尤其是她以小楷为沈从文先生书写的墓碑“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仅字写得漂亮,且撰联高度概括了沈从文的为人为文及绚丽多姿的一生,为世人称道。
如今随着这位“多才多艺”(梁实秋语)女史的谢世,民国那一代“大家闺秀”真的只留下“一曲微茫”在世间回响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