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文物管理所现有北朝造像碑一通,据碑阴铭文得知,该

于北齐皇建元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碑阳高浮雕释迦、胁持菩萨及飞天像,因人为损坏致大部分浮雕残缺。该碑左侧上部第一幅造像保存基本完好,雕刻内容清晰可辨。两柄伞盖下站立着相对而视的尊者,身后各有一名侍者双手紧握伞盖柄,恭敬肃立。左侧站立者左手拈莲花,擎于眼前,右手协条状物揽于肘内,右后侧依偎一童子。对面站立者右手举于胸前,左手下垂,站立者和后侧的侍者俱赤足而立。右侧站立者前方有一人双膝跪地,低头散发。右侧站立者则赤足站在头发之上。该造像两侧虽有题记,但均难以辨识清楚。不过从造像内容分析应该表现的是本生故事“燃灯佛授记”。
授记是佛教的专出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义是预报,是佛对于已发心的众生,预报其必将成佛者。燃灯佛是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燃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燃灯佛授记时,“释迦菩萨得无生法忍”。 根据佛教理论,宇宙中存在有三世佛:分别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过去佛为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大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据《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咐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
《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这段经文记述的是:在过去佛锭光佛时,释迦牟尼还是善慧童子,见一位名叫瞿夷的王族女子拿着七支青莲花,他就花了五百钱买来五枝,和瞿夷手里拿的两支合为七支青莲一并奉献给燃灯佛。释迦牟尼看到燃灯佛在路上走,发现地面有一摊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将身上的皮衣解下来扑在地上,但不足以遮盖污泥,就俯下身来,用自己的头发,铺在污水上面,让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从造像内容分析,左侧伞盖下站立者当为王家女瞿夷,身后的执伞盖侍者显示了她尊贵的身份。她右手揽一束青莲,左手拈莲花晋献燃灯佛;右侧赤足站立者当为燃灯佛,双手施无畏愿印,立于释迦菩萨布地之发上。虔诚的双膝跪地者是释迦菩萨,他双手贴地,屈身低头散发,以遮盖地上的污水。
根据“劫世”理论,燃灯生在过去世庄严劫。他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接班成佛。释迦牟尼“成佛”的时间是公元前五世纪,距今两千多年。燃灯是九十一劫前作的授记(预言),按照佛经上最保守的推算方法(一劫为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师生俩的那次谈话,至少是在三千九百亿年以前。
这通北朝造像碑上的雕刻内容虽然人物面部被毁,但形体特征得到较好的保存,人物布局和人物关系清晰,较好地诠释了燃灯佛授记的关键场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