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曹聚仁受蒋氏父子委托拍摄的奉化溪口照片
笔者收藏了一封曹聚仁于1972年1月12日写给时任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先生的遗札,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有“国共密使”之称的曹聚仁,生前到底为两岸“和谈”做过一些什么事情,两岸国共当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守口如瓶,对此只字不提!
数十年来,肯定者有之,怀疑者有之,造谣中伤者有之,曹聚仁成了一位扑朔迷离的“谜样的人物”!曹聚仁从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病逝后,他几乎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最早为此感到愤愤不平的是他的亲属,他们包括曹聚仁胞弟曹艺先生、曹聚仁夫人邓珂云女士等人。
曹艺先生在其家乡《浦江文艺》杂志上发表的《无限绮思忆不真——哥哥曹聚仁八十周岁纪念》(1980年6月23日)的回忆文章,据说是曹聚仁在澳门去世8年后最早见诸报端的回忆文字。
之后,在曹艺、邓珂云等人的努力下,曹聚仁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节选本),于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聚仁及其作品才逐渐被大陆的学界所认可。但他为两岸“和谈”奔走的相关事宜,也一度讳莫如深,不能在报刊公开宣传报道。
曹艺先生先后支持过的李勇、李伟、柳白、卢敦基、丁言昭等人士,也先后出版了《曹聚仁研究》《曹聚仁传》《梅江叹往录》《曹聚仁在上海》等书,纷纷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进一步证实了曹聚仁曾为两岸和谈奔波,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了曹艺先生的遗作集《曹艺文选》,其中一篇《揭开“曹聚仁致费彝民”一封信的谜底》的文章,对于《曹聚仁研究》、《曹聚仁文选》等选入的《曹聚仁致费彝民的一封信》中,竟然出现了近20处的错讹,曹艺先生都一一予以了纠正。
现将曹艺先生校正过的曹聚仁致费彝民的这封信,抄录如下:
彝民我兄:
弟老病迁延,已经五个半月,每天到了酸痛不可耐时,非吞两粒镇痛片不可,因此仍不敢乐观。酸痛正在五年前开刀结合处,如痛楚转剧,那就得重新开刀了。医生说,再开刀便是一件严重的事,希望不至于如此。
在弟的职责上,有如海外哨兵,义无反顾,决不作个人打算,总希望在生前能完成这件不小不大的事。弟在蒋家,只能算是亲而不信的人。在老人眼中,弟只是他的子侄辈,肯和我畅谈,已经是纡尊了。弟要想成为张岳军(即张群——作者注),已经不可能了。老人目前已经表示在他生前,要他做李后主是不可能的了。且看最近这一幕如何演下去。
昨晨,弟听得陈仲宏先生(即陈毅——作者注)逝世的电讯,惘然久之。因为,弟第一回返京,和陈先生谈得最久最多。当时,预定方案,是让经国和陈先生在福州口外川石岛作初步接触的。于今陈先生已逝世,经国身体也不好,弟又这么病废。一切当然会有别人来挑肩仔,在弟总觉得有些歉然的!
叨在知己,略尽所怀。即颂
年祺!
弟曹聚仁顿首
一月十二日(一九七二)
看完曹聚仁写给费彝民的这封信,我们就很能体会曹聚仁为两岸和谈奔走的个中况味。曹聚仁在信中,隐隐透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
信中说及“弟第一回返京,和陈先生谈得最久最多”,这“第一回”当是曹聚仁于1956年7月的首次访问北京,并可知当时国共双方已经达成了“预定方案”: “是让经国和陈先生(陈毅——作者注)在福州口外川石岛作初步接触的”。
其中“弟要想成为张岳军(即张群——作者注),已经不可能了。”,这里,如不作解释,一般人不易明白!研究历史的人,都应知道张群是蒋介石的亲信和心腹。张群,字岳军,曾任台湾“总统府秘书长”、“总统府资政”。
其中“在老人眼中,弟只是他的子侄辈,肯和我畅谈,已经是纡尊了”这一句,“老人”自然是蒋介石,“肯和我畅谈”,足见蒋介石对曹聚仁是信任的,曾与他“畅谈”过!
至于如何 “畅谈”,是面对面呢,还是通过第三者传话,或者另有其他渠道,如电话、电报或写信等方式,笔者也是不得而知。
不过曹聚仁写给蒋介石父子的秘密报告的手稿,笔者是亲眼见过的,它是曹聚仁用复写纸复制的底稿,生前交给他弟弟曹艺先生保存的。笔者有幸承蒙曹艺先生厚爱和信任,他将该信手迹复制了一份,送给了笔者研究之用。
“老人目前已经表示在他生前,要他做李后主是不可能的了”,这一句也可让我们明白,蒋介石不愿做“李后主”(李煜),是说明他不愿意在生前和大陆和平统一。
曹聚仁在信中透露了“经国身体也不好”,自己“又这么病废”。不过还是念念不忘这一“不小不大的事”——两岸真正的实现和平统一。
这是一封意味深长的信,也让我们窥见了曹聚仁真情流露出来的爱国情怀。
1999年7月5日,笔者在北京拜访了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他题词称赞曹聚仁:“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并首次披露了周恩来总理对曹聚仁先生的评语:“爱国人士”。
曹聚仁在病逝前半年,写给费彝民的这一封遗札,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是“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的心迹流露,也是他为“祖国统一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好的明证。
费彝民
曹聚仁去世前夕在病榻上坚持悬腕写作
曹聚仁致费彝民的遗札
(2014年7月29日6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