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8点,李可染1974年所作的中国画《韶山》(图一)在中国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拍出了1.24亿元,不仅刷新了画家画作拍卖的成交纪录,也是今春中国市场上首件成交价超过亿元的中国画。此前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中,李可染的《长征》曾以1.0752亿元成交。此画创出的高价,在今春拍卖行情普遍回调的市场环境下,对近现代书画的拍卖有着积极意义。

《韶山》的高价成交,也使收藏者、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具有李可染招牌性质的“李家山水”画作,了解李可染山水画创作的分期、艺术特色以及类型,对业内人士有着重要的价值。

李可染是20世纪中国画大家,人物画、山水画创作均独树一帜,尤其山水画成就突出,师齐白石、黄宾虹,深得齐、黄之画品、人品,又吸收了伦勃朗等西方大师的光影技法融入自己独特的积墨法中,开创了有“李家山水”之誉的画风。据郎绍君研究,李可染山水画创作分为三个时期:钻研传统期(1953年前),山水画处在钻研传统阶段,大体属于写意系统,以水墨为主,这一时期山水画有三类,一类是仿八大、石涛之作;写生变革期(1954年至1959年),主要是仿黄公望及其追随者画风;升华创造期(1960年至1989年),这一阶段属于自己的创造。升华创造期主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升华前一阶段的写生成果上,“醇化自己的风格”,“文革”前以《万山红遍》系列作品最具代表性,“文革”后他的作品又有了新的变化,“他一生最富有创意的作品,多出自这十多年”,“山水画交叉并行着两种形态:一种以素常的经营、严谨为特色,一种趋向随意,即一种理性占着上风,另一种直觉和感性占着上风。”前者以《万里风光万里船》、《井冈山主峰图》等为代表,后者以《桂林月牙山》《夕阳无限好》《韶山》等为代表,但也有近于两者之间的作品。

李可染的写意人物画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高度成熟,市场上此类画作多出自这一时期。五六十年代,李可染画作在内地与港台地区均有销售,但内地画价远低于香港市场,当时北京荣宝斋是内地主要销售李可染画作的机构,以水牛图和山水画为主,水牛图约65元一幅(四尺开三),山水画约70元左右。“文革”以后,1979年北京荣宝斋销售的李可染作品价格升至数千至上万元,四尺开三的水牛图标价大约在7000-8000元,山水画价格在一万至1.2万元。80年代后,李可染画价大涨,水牛图价格在1.2万元左右,山水画的价格约1.5万元。

香港集古斋较早开始经营李可染画作,1962年四尺开三的水牛图售价约120港币,山水画每幅约320港币。有行家指出,七八十年代里,李可染作品的价格大约是10年涨10倍,每年都翻倍。

李可染画作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屡屡拍出天价,因画作存世量少,广受收藏者追捧。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李可染画作也主要是山水画和水牛图、牧童图,两家公司最初几年成交的作品价格大约在一万至三万港币,山水画的价格基本上是水牛图的一倍。到1986年,1978年的《暮韵图》立轴以12万港币落槌,此后精品的价格一路高升。

1989年李可染去世后,其画作在市场上价格狂飙,特别是山水画,价格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空间。1991年苏富比、佳士得上拍11件李氏画作悉数成交,1987年的《烟江夕照》镜心(图二)以100万港币落槌,此画2005年北京诚轩秋拍涨至1540万元。90年代里,香港、内地市场李氏画作价格以几何倍数增长,山水画精品动辄成交价超过百万元,1960年以后的作品行情最好,《万山红遍》系列以及七八十年代的桂林山水系列作品为代表。

2000年以后,收藏、著录清晰的李可染山水精品,成交价动辄超过千万元,特别是创作于六七十年代的系列山水作品,非常受藏家的推崇。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1964年创作的《万山红遍》镜心(图三),成交价已到了3504万港币的天价。

李可染山水画的另外一类是以《井冈山》、《韶山》等为代表的系列作品,有研究者认为此类画作为“革命圣地山水画”,所谓“‘革命圣地’是指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经历过的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包括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中国革命的转折地遵义,红色政权的所在地延安等等”。“‘革命圣地山水画’酝酿始发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期逐渐成熟,‘文革’时期则为期滥觞期。”李可染这一系列的作品数量不多,拍场上出现的更少,无论是《井冈山》,还是《韶山》都只有数幅而已,但价格一直很高。2001年中贸圣佳春拍上拍1975年的《井冈山图》立轴时(图四),就拍出了137.5万元,到2007年北京某公司秋拍,此画涨至694.4万元。《韶山》系列作品拍场仅出现过三件:最早于1969年创作的尺寸为109.8×166.2厘米的一幅画上题“韶山。毛主席旧居,一九六九年敬画”,应是画家被召至北京饭店作布置画时的作品,未署名,2000年中国嘉德秋拍时,曾以104.5万元拍出,2009年北京诚轩春拍涨到了1624万元,九年价格涨幅超过15倍;1971年所作的一幅尺寸为71×107厘米,画上题“革命圣地韶山。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一九七一年可染敬写于丹江”,是画家被下放到丹江时的作品,2007年中贸圣佳夏拍以1047.2万元成交。这两幅《韶山》的构图完全一样,变化不大;今春中国嘉德上拍的这件创作于1974年,尺幅最大,构图完整,被誉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画上钤印:“可染”、“革命圣地”,画面左上角题识:“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一九七四年写于北京”,画右上题识:“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诞生在韶山这座农舍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光辉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九二五年毛主席亲自在这里建立了革命组织雪耻会,发展了韶山第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韶山党支部。一九二七年毛主席回湖南考查农民运动,曾在这里开过农民干部和农民的座谈会。解放后这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瞻仰学习的革命圣地。” 张博认为,“与前两稿相较,此幅《韶山》画家加强了整幅画面的空间感和叙事性。”这件作品曾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拍《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以154万元成交,16年间,价格涨幅超过70倍。

拍场上李可染山水画作品的数量和价格都远远超过牧童与牛、人物画,山水画以“革命圣地山水画”系列作品价格最高,其次是《万山红遍》系列。而就数量看,桂林、漓江山水系列以及江南水乡系列作品的数量较大。(余 虹)

(2012年5月23日6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