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9月的一天下午,咸阳北塬汉高祖刘邦长陵附近,一个13岁名叫孔忠良的农家孩子高高兴兴的下学回家,秋高气爽的咸阳塬上天高云淡,一片丰收景象。忠良走着走着来到了狼家沟水渠旁,突然,他发现水渠旁边有一个白色的小石头一闪一闪的。他好奇地走过去拨开土层,发现小石头很漂亮,上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下面还有几个字,但他不认识。他兴奋地把小石头揣进书包,回家后拿出与哥哥一起玩耍,哥俩儿猜小石头可能是一个章子,于是哥哥对弟弟忠良说:“明天咱爸要到省城(西安)去办事,让他拿到省城刻字铺把章子磨了,把你的名子刻上多好!”哥俩儿正说着,父亲从外面回来,小忠良跑过去缠着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曾作为村干部接触过文物工作人员的孔祥发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小石头一看,感觉这可能是一方古代的

。第二天,孔祥发带领儿子孔忠良来到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碑林),经验丰富的文物专家摩挲着这方玲珑莹润的玉印,失声说道:这就是西汉吕后的“皇后之玺”,这方玉玺是用最高级的和田羊脂玉制成,钮雕螭虎,这是古代皇帝、皇后的专用钮制。价值连城啊! 质朴的孔祥发当即表示无偿交给国家。博物馆给了他们20元作为回家的路费。

公元前180年,铁腕儿的吕后病死后,她的“皇后之玺”亦随他一起埋入汉高主刘邦的长陵。204年后,赤眉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盗掘吕后墓,并“污辱吕后尸”(《后汉书·刘盆子传》),兵荒马乱之中,“皇后之玺”遗落在刘邦与吕后合葬的长陵园区附近。幸为孔氏父子拾到并交给了国家。

据说20世纪80年代末,当年拾到“皇后之玺”的孙忠良又来到碑林(陕西省

),诉说当年前来献印的他的父亲孔祥发生病住院,但无钱治病,他怯怯地拿出当年献印时博物馆开据的字条,希望得到博物馆一点资助。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他并不高的要求为“公家”所婉拒。数年后已成为碑林一员的我听说了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想到民间捐献文物者诚实朴讷而充满失望的神情,不禁叹息再三。

往事如烟,不提也罢。

前不久,老友王京平来电话,告诉我12月1日,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要在西北大学举行“保护大遗址、弘扬汉文化”总结表彰大会,叮嘱我一定要来。老友王京平为基金会秘书长。作为一名单纯的学者,我本不愿意去如此热闹的场合。但老友相邀,也不能不去。意外的是,王京平兄在汇报基金会工作时,提到了40多年前拾到“皇后之玺”的孔忠良,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告诉大家孔忠良已经受邀到场,在他的示意下,孔先生憨憨地站起来向大家致意。激动的我得率先鼓起掌来。要知道,孔忠良捐献的“皇后之玺”是我国存今最早的皇后印章,而且它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吕后。如今清代帝王的玉质玺印在拍卖会上动辄就是几千万。吕后“皇后之玺”若庸俗的必须以金钱计算,那一定是以“亿元”为单位。会议还没有完,我按耐不住,悄悄挪到孔忠良身边,表示了我的敬意。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高兴地想,这次表彰会来地真值,因为我见到了孔忠良。

(2012年12月5日8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