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星堆

协办的中华文明探源公共考古论坛在成都举行。到场人数200余人,不仅仅有来自考古、文博界的专家学者,还吸引了广大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参与本次论坛的社会人士来自广州、西安、成都等不同的地区,从事的职业涉及金融、教育、传媒和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本次论坛包括三方面的主要活动:一、专家主题报告,二、参观虚拟考古体验馆,三、品鉴“四川省

研究院藏三星堆秘宝”。

活动一:专家主题报告

现场专家分别就良渚、陶寺、三星堆、石峁、凌家滩和二里头六大探源遗址标本做了专题报告,并向到场公众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新进展和新发现。

每位专家做主题报告后为“讨论与提问”环节,专家与公众进行现场互动,有奖问答。奖品为四川考古院新推出的人气文创产品,包括汉代庖厨图案围裙、巴蜀符号鼠标垫以及明信片等。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台上专家悉心解答,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的向大众传播考古知识,让考古走向公众。

活动二:参观虚拟考古体验馆

本次论坛的全体参会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工作人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体验馆的发展历史与展馆的构成情况,并带领大家分别参观并体验了探秘安丙墓、钻木取火、考古奇兵和考古训练营等几个主要展项。参观中大家反响强烈,对体验馆这种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亲自动手积极体验,自觉自愿的参与到考古知识的科普教育之中。参观后一致赞赏虚拟考古体验馆引领潮流的设计创意和耳目一新的展示方式。

活动三:品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三星堆秘宝”

为配合本次论坛的举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向社会公布并让公众近距离品鉴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牙璋、玉戈、青铜人面具等多件文物标本。现场观众在近距离观看的同时还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既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同时也开了眼界、长了知识。

本次中华文明探源公共考古论坛的举办,让考古走向了公众、让公众走近了考古。通过“今人”与“古人”的对话,一方面普及了文物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考古与大众的交流与沟通,这一做法是公共考古的有益尝试,必将对促进考古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