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2-04)作者:王 超

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智慧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博物馆、大学等单位的代表60余人以及博博会部分参会人员、博物馆数字化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参会。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涉及博物馆数字化与媒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会上,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胡江、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苏州博物馆副馆长茅艳、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业务事业部总经理童茵、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祁庆国分别做了《博物馆数字传播时代呼唤》《智慧博物馆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博物馆》《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智慧文化生态圈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发展》的主旨报告,中国文物报社新媒体部王超、湖北省博物馆于淼、上海博物馆刘健、西安碑林博物馆杨戬、山东博物馆卢民、浙江大学博物馆学系赵雨阳、辛亥革命博物馆潘志鹏分别做了《博物馆导览服务的信息化传播与平台化整合》《博物馆中的传统文化创新——目标、路径与实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博物馆教育的机遇——从<2013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教育篇>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多媒体展示探索与数字博物馆展望》《物联网环境下利用RFID技术实现博物馆藏品智能化展示设计方案》《从<刺客信条>谈游戏与遗迹博物馆的有机结合》《对可移动文物普查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思考》的主题发言。

大会主旨报告在“智慧博物馆”概念逐渐明晰的背景下,集中探讨了智慧博物馆的下一步发展的方方面面:《博物馆数字传播时代呼唤》首先分析了中国博物馆从大规模新馆建设逐渐向数字化建设过渡的趋势;《智慧博物馆建设》则首先分析了智慧博物馆视角下博物馆应该具备哪些元素,各个元素之间的定位和关系是什么,并着重分析了哪些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大数据时代的博物馆》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介绍了苏州博物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大数据思维与博物馆实际的结合,提出了博物馆智慧管理的理念和实现环节,着重强调了博物馆的观众服务也要进行智慧升级;《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智慧文化生态圈建设》研究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与创意产业的现状,提出建设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智慧文化生态圈概念,强调了博物馆智慧服务在教育领域的跨界发展,分析了如何从数字人文领域进行博物馆深度内容研究;《博物馆的智慧化发展》梳理了博物馆从数字化时代到智慧博物馆时代的演进中对技术、传播、信息和社会认知的进步,从多元角度分析了博物馆智慧化的可能途径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大会的主体发言则更加偏重博物馆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博物馆信息的社会传播研究。《博物馆导览服务的信息化传播与平台化整合》以系统论和博物馆公共关系认知为主线,结合对分享型社会文化的研究,提出了在博物馆导览服务信息化的基础上统一平台传播,整合所有用户形成大型分享社群,从而实现博物馆传播的公共化、社会化进而促进社会对博物馆信息的利用能力;《博物馆中的传统文化创新——目标、路径与实践》在对博物馆文化传播与创新思考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现状,认为应在观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观众的喜好与需求,改变传统的博物馆教育观,探索博物馆文化创新的新途径,使博物馆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信息、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让博物馆变得更加有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博物馆教育的机遇——从<2013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教育篇>谈起》介绍了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撰写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提出了对历年报告的研究方法,对比了报告从2010年到2013年这四年间对博物馆新媒体应用领域的预测,分析了报告中显示的技术应用的新趋向,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提出了未来博物馆教育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强、为观众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个性化、迫使博物馆越来越走向开放的趋势;《西安碑林博物馆多媒体展示探索与数字博物馆展望》以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个案,介绍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在多媒体展示建设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探讨了如何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如何充分展现文物的价值、发挥藏品的作用、拓展博物馆体验,从而打破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实现观众之间的交流以及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物联网环境下利用RFID技术实现博物馆藏品智能化展示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与智慧博物馆的关系,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的博物馆藏品智能化展示设计的系统框架,总结了利用物联网展览博物馆藏品的优势及现状,强调了物联网的应用对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意义;《从<刺客信条>谈游戏与遗迹博物馆的有机结合》则是从遗址博物馆的理念和电子游戏《刺客信条》的游戏机制出发,分析了电子游戏中对遗址还原的娱乐性使用,结合遗址博物馆的宗旨和发展需求,探索电子游戏与遗址博物馆传播相结合的可能,指出准确性原则、娱乐性带入、教育性引导和教育意义与娱乐性的平衡是二者相结合的关键;《对可移动文物普查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思考》提出了当前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分析了文物普查为各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数据标准、使用、评估等一系列关键性的思考,认为可以通过推动库房管理和藏品物联网建设,最终形成智慧博物馆。

中国博协传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兵武在总结发言中认为,此次会议主题突出“智慧”字,既体现出博物馆人对新技术和新方法一贯的关注和追求,也表现出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藏品、展品与业务工作本质在信息时代新的认识和技术与智慧的回应,希望本次会议成为博物馆界对智慧博物馆探索的新起点,并进一步推动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和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的工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