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1-09)作者:张 妍

享有“历史文化宝库,书法艺术殿堂”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从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方,丰富的馆藏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廉政文化元素。该馆把党的廉政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创新了博物馆廉政教育宣传模式。

4月15日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级纪委共同成立了“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该基地从博大精深的碑刻文化中挖掘廉政文化元素和内涵,以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廉政文化思想和仁人志士的廉政故事内容为主线,精选出《官箴碑》《正气歌》《御史台精舍碑》《关帝诗竹碑》《朱子家训》等数十方与廉政文化相关的碑刻,汇编成廉政文化手册,培训后的专业讲解员通过解说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 让大家在欣赏碑刻文物、感受碑林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 树立廉政意识。

走进该馆陈列室被称之为“迎客第一碑”的《石台孝经》,记录着唐代盛行的“以孝治天下”思想,警示党员干部应该秉承“家风”,在弘扬传统廉政美德中当模范。碑石《官箴碑》所倡导的廉政文化思想、《开成石经》所包含的儒家道德观念、《朱子家训》所传递的修身治家之道、《正气歌》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等至今仍值得传承和弘扬。

民族英雄林则徐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品格为后人所敬仰;书法大家颜真卿面对逆境以国事为重,面对恶势力刚正不阿的品德值得学习;以“心正则笔正”纳谏的柳公权,其刚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可以借鉴;爱国将领左宗棠所书写的碑刻以及《格言碑》《关帝诗竹》等藏品也都包含了为官清廉思想。

该基地的参观体验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参观碑林廉政文化。安排一条以中国优秀廉政文化思想为主线、突出碑林文化特色的参观路线,使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文化的洗礼和思想境界的升华。二是聆听碑林特色廉政文化讲座。该馆文物专家学者对馆内廉政文化内容相关的碑刻进行深度剖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具有碑林特色的廉政文化教育专题系列讲座,如《碑林刻石中的唐代孝治风尚》《碑林文化与廉政思想》《长宜子孙古代家训》等,使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自觉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三是参观“党心连民心、清风满碑林”廉政书画作品展览。每幅书画作品都围绕反腐倡廉主题创作,思想内容深刻,寓教育和艺术于一体。五是体验廉政书法交流笔会。由基地提供笔墨纸砚和若干廉政格言警句,将廉政教育融入书法体验活动中,为参观者开辟一个体验书法、感悟经典的区域,在书法体验活动中寓教于乐。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2所陕西重点高校的纪委书记们,共同见证了陕西高教工委与碑林博物馆共建“高教系统廉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省高教纪工委书记郝利生说,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高校现实的廉政教育资源,是丰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途径,是对高校党员干部和学生开展廉政教育的新形式。

该馆对藏品中具有廉政文化思想内涵的碑刻进行梳理、分类、挖掘和总结,提炼出了以廉政、修身、孝道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廉政文化思想加以诠释。通过专题宣传片、大讲堂、抄写历代廉政格言警句和砺志笃行的书法体验活动,增强了对参观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在参观活动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还开发了“廉政戒尺”,用寓意虚心进取和高风亮节的翠竹为材料,正面刻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的要求,背面刻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等为官箴言,配以修身柱子、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等图案。许多参观者还将“廉政戒尺”放在办公桌上,作为时刻警醒自己的“警钟”。

(2014年12月23日7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