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3-17)作者:

2008年8月20日,恭王府府邸修缮工程完工,至此,府邸与花园以完整的、崭新的面貌对公众开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也由游览开放转移为博物馆建设。公共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2009年恭王府公共教育部设立,近年来举办的社教活动亮点颇多,可谓起步晚,起点高,这得益于在社教工作中贯彻了“四注重”原则。

  注重安全

安全是在设计、实施公共教育活动时,要时刻牢记心头的首要原则。

从2010年起,恭王府把每个月的第一个周的周二设立为“残疾人公益文化日”,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搀扶、手语讲解等特色服务。5年来,恭王府免费接待了残疾朋友约2万人次,提供专场服务50余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该项目已成为恭王府的一个品牌。

恭王府是古建遗址类博物馆,开放区内台阶多,门槛多,不同于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展馆。为残疾人服务,除了细心,还需要掌握手语等助残技能,更要始终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

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又逢第24个“全国助残日”,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王府文化助残,‘阿炳’音乐励志”主题活动,为残疾人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活动之前,工作人员将残疾人分为肢残、聋哑、盲人三类,分别安置参观路线,并分为三组提前走场,工作人员详细勘察现场路线,排除障碍,熟悉路况。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避开游客参观高峰安排在下午三时开展活动。残疾朋友们参观完毕后,被引导至封闭的院落,欣赏被誉为“当代阿炳”的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甘柏林及其学生的民族音乐演奏。

未成年人是恭王府的重要观众。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安全意识不强。对于学校组织的团体参观,其安全由校方负责。对于前来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强调必须有一名家长陪同,保障其安全,安抚其情绪,配合完成活动。2010年端午节假期期间,23名7至9岁的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恭王府参加心灵手巧“过”端午活动。小朋友们听了端午节民俗故事,在家长的配合下,制作五毒动物、编制五彩绳、缝制香囊,出色的完成了每一个环节,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和家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

注重品德

学校和家长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以成绩的好坏为标准,但学做人与学知识相比,永远是第一位的。恭王府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设计实施了主题为“体验与关爱”的活动,邀请30名高二学生帮扶20位盲人朋友。为确保没有助残经验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活动,恭王府与助残机构红丹丹设计了周密的活动流程,并以恭王府20名志愿者作为活动的主力。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助盲要点培训,然后由学生们搀扶盲人们一路步行到恭王府,严格贯彻了安全的首要原则。学生谷楠感慨地说,真切感受到我们是盲人们的拐杖,更是他们这一路上的依靠。此情此景下,更让我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行至后海时,盲人们即兴而歌。他们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所有人。到达恭王府后,在游客较少、相对封闭安全的东二区,学生们体验“给我一天黑暗”活动。学生们被蒙上了眼睛,手持盲杖,绕着小院行进一圈。短短的10分钟,学生换位体验到盲人艰难的生活处境,心灵受到触动,他们由衷的敬佩盲人朋友们的乐观自信,鼓舞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注重实效

演出历史情景剧,增强游客游览效果。在与游客的交流中,公教部发现游客游览完毕对王府的历史仍是糊涂,甚至连王府主人都搞不清楚。究竟该用何种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当年恭王府的主人,以增加趣味性?恭王府大胆探索,创新讲解形式,和志愿者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王府的主人们》等历史情景剧。

2011年国庆节期间,《王府的主人们》首演。曾经生活在恭王府的和珅、恭亲王奕等人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乾隆皇帝、嘉庆皇帝、慈禧按照时代先后顺序相继登台,用现代人轻松戏谑的口吻,介绍恭王府历史及清代王府知识。一下午连演8场,好些观众看完不肯离开,等着看下一场。自此每周六日演员都为游客义务演出。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演出水平越来越高。游客们意犹未尽,还将视频上传到网站,被广泛转载。志愿者演绎的情景剧,使王府历史脉络及人物梗概深植人心,加深了游客对王府文化的理解。

未成年人教育注重与课本衔接,不增加其负担。2013年恭王府举办“游王府·学历史——首届王府知识竞赛”,内容包括古都北京历史、王府文化、文物保护等内容。在设计题目时,尽量选择和学校知识相关的题目,与学校课程相呼应,选择北京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最基础的文物保护知识,尽量不出现冷僻的题目,不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156中学的胡恺熙同学说:“参加了王府知识竞赛,我才知道北京城分外城内城皇城,北京共有多少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里的知识太丰富了,我要领着爷爷奶奶逛博物馆”。

注重合作

2013至2014年,恭王府和蔚然美术俱乐部合作“童心童画童世界”项目,初衷是为俱乐部300名4至12岁的儿童提供免费进入恭王府写生的机会。在活动中,为增加他们对恭王府的了解,恭王府为孩子增加了景点讲解。整个活动过程主办方不设任何约束,以便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孩子们手随心想,内心的感悟最后定格于作品中。项目结束时,孩子们积累了大量作品。双方决定,以展览的形式展现素描、水彩、油画等各种类型的画作380余幅,泥塑、陶艺、木质工艺的50余个工艺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