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3-17)作者:邱刚 王爱莉

富丽、美艳的配色,活泼流畅、生趣盎然的线条勾勒出简练、朴素的图案——“仰韶(半坡)文化衍生时尚系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珐琅等工艺,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在2014厦门国际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由陕西历史博物馆选送的“仰韶(半坡)文化衍生时尚系列”一举夺得第二届“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推介活动”服装首饰组金奖。这一系列产品的创意构思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的纹饰多为动植物象生花纹或几何花纹,动物纹尤以鱼纹最典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彩陶人面鱼纹盆在西安半坡遗址首次出土后,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彩陶盆陆续被发现于临潼姜寨、铜川李家沟、陇县原子头、华县泉护村等渭河流域区。

“仰韶(半坡)文化衍生时尚系列”创作尝试用仰韶符号结合现代审美的设计和传统工艺,让来自先民的美好祝愿妆点当今人们的生活:鱼生殖能力强,象征繁衍生生不息、象征粮食馈赠。衍生的含义:如鱼得水、年年有余。

摸索前行打开局面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上迄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时间跨度达一百多万年,文物种类齐全。依托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陕历博特色商品研发适时地增加了馆藏文物复仿制品和文化服饰用品。唐墓壁画是陕历博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精美壁画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博物馆鼓励相关专业人员有选择地临摹壁画并装裱成幅,在陕历博画廊进行销售;并以馆藏隋唐女性人物陶俑为原形,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出的仿唐双环髻粉彩女陶俑、仿唐三彩女立俑、仿隋粉彩女陶俑;制作的唐何家村窖藏金银器系列高仿品、五代耀州窑青瓷提梁倒灌壶仿品等相继面世,不同的质量和价格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观众收藏、馈赠的需求。

2006年10月28日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心怀“唐朝情结”,来到陕历博参观何家村窖藏金银器。当时任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将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高仿品0001号作为国礼亲手送到希拉克手上的时候,希拉克“像孩子一样笑了”。自此陕历博的“文物产品”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西安市民所熟识。就在这一年,陕历博用馆标给自己的文创产品注册了商标,陕历博无形资产价值自此有了体现,同时条形码也开始使用。随着销售额的逐年增加,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展销专柜正在不断扩大,积累的品牌效应亦愈发彰显。

  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为了借鉴关于馆藏文物的科研成果、深度挖掘陕历博特有的周、秦、汉、唐文化内涵,不断推出观众喜爱的文创产品,陕历博文化产业部确立“两个重点”“两条主线”的研发原则,两个重点分别是研发以满足特定消费人群高品质收藏、馈赠礼品需求的文物复仿制品以及适合普通参观者口味的实用性文物衍生品。

围绕陕历博专题展览“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唐代壁画珍品展”和常设展览两条主题线索。以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物及其文化元素作为设计蓝本,陆续研发出多种材质、不同用途的文创产品,利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和琉璃、木、丝、棉等在内的多种材质使周、秦、汉、唐的文物原貌再现、神韵复活,在设计产品时工作人员更加注重用新颖的设计融入现代审美取向、用灵感的故事性表达陕历博独有的文化内涵,秉持着这样的研发理念,截止目前陕历博共研发出300余种、近1000款文创产品。镶金兽首玛瑙杯、丝质彩绘唐壁画长卷、琉璃制仿唐白陶舞马、包袋系列、多种纹饰文化丝巾、U盘、人猿揖别学生工具系列、梦幻三彩日用品系列、唐妞生活用品系列等广受欢迎。

春华秋实,经过多年的努力,陕历博研发的三十一种(系列)文创产品先后获得省市、全国多类奖项。特别是在2014厦门国际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仰韶(半坡)文化衍生时尚系列”获第二届“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推介活动”服装首饰组金奖的同时,“唐妞系列文化产品”获家居用品组铜奖,“唐白陶舞马U盘”获“弘博奖、2014中国博物馆十佳文创产品奖”。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