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9-02)吴广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对原有基本陈列“武汉抗战”作了全面改造提升,全新推出“大武汉1938”主题展览,将于9月5日对外开放。
从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到1938年10月,地处中国腹地的武汉又一次成为中国革命风云际会的中枢。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党各派各军各界的风云人物,名流巨子和千百万觉醒奋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大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大武汉1938”主题展览,重点展现了1938年武汉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悲壮惨烈的武汉保卫战,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存亡危机毅然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历史贡献。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主要介绍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南京失守前夕,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主要部门西迁武汉。同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武汉成立长江局,统一领导党在南方各省的工作,同时组成中共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的联系与谈判。1938年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武汉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抗日救亡运动中心的形成与辐射:主要介绍1938年的武汉,各种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数以百计的抗日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并向全国辐射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的高潮。周恩来、郭沫若直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团结组织一大批致力于抗日民主运动的进步文化工作者,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新四军组建东进与武汉保卫战:新四军方面主要介绍1937年12月,在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下,新四军军部在武汉建立。1938年,新四军各部队迅速完成集中整训,随即进入长江南北敌后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武汉会战方面主要介绍1938年6至10月,中国军队百万余人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和湖南等省纵横千里的国土上,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多次与日军展开长空激战。中国共产党对武汉保卫战建言献策,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江南开展游击战争,策应正面战场。武汉保卫战大大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彻底粉碎了日本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
坚持持久战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主要介绍武汉保卫战结束后,中国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地位作用显著上升,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持久战略格局。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最后胜利。
展览主要特点
——充分体现全民抗战,全景展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投身保卫武汉的光辉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大力支持。
——突出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的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点反映了中共中央长江局以及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艰辛工作、不懈努力,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和发展,抗日救亡群众运动掀起高潮。
——坚持用史实说话,用文物说话,展览使用历史图片184幅、图表10幅、文物138件,其中周恩来、邓颖超在武汉时用过的围巾,董必武在武汉使用的公文包,汉阳沟咀村出土的抗战飞机残骸,抗战时期张乐平写给抗宣二队队长何惧的信等49件文物属首次对外展出。
今天,1938年响彻武汉的抗日救国的震天怒吼和保卫大武汉的炮火硝烟已离我们远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是我们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好的纪念。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