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8-04)作者:

1974年,国际博协为博物馆制定了一个经典的并广为各个国家所接受的定义:博物馆是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尽管在以后的时间里此定义被国际博协又做了几番修改,但是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一种类型,属于纪念性博物馆,纪念馆在对社会的功能与作用上与博物馆一脉相承,参考博物馆的定义,并综合我国的国情,我国纪念馆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设的专题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收藏及保管等为主要功能,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

显然,纪念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相比“纪念”属性处在显赫位置,他是为了纪念人物或者事件而建设,在遵从博物馆功能的框架下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纪念馆的纪念属性是纪念馆区别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重要标志,也是纪念馆的重要个性特征。

纪念馆有纪念对象

一座博物馆之所以以“纪念”为标识,意味着其必然具有纪念性,一定有属于它自身的纪念主体,也就是纪念对象。纪念对象是一个纪念馆要表现的中心与主题,纪念馆对纪念对象的表现具有单一性特点,纪念馆的所有业务都紧紧围绕着纪念对象而发生、进行,纪念对象是纪念馆一切工作的中心,不管是文物征集、展馆陈列、纪念馆宣传、社会教育乃至纪念品研发等均不能离开纪念对象这一中心。纪念馆通过挖掘、展示与纪念对象相关联的图文、实物而突出展览主题。

纪念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复合体,即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纪念对象是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纪念馆所有的业务工作就围绕着这个人、这件事来进行。当纪念对象是一群人,或者是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时,首先要把这群人、这件事看作是一个复合个体,然后,纪念馆的所有工作再围绕着这个特殊的复合个体而进行。

在我国,可以从纪念馆的命名较直接地找到纪念馆的纪念对象,比如刘胡兰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它们的纪念对象就是“刘胡兰”和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业务工作也都紧紧围绕着“刘胡兰”“淮海战役”而进行,如果偏离了这个纪念对象,纪念馆的工作就偏离了方向,也失去了纪念馆的作用与成立纪念馆的意义。

纪念馆有纪念物

对于纪念馆而言,纪念物就是文物,纪念物是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可以把人们带到真实的历史情景中,给人以历史现场感受。纪念物是纪念对象留给我们最直接的物质信息,是我们了解纪念对象的直接凭证,是我们感知历史,“还原”历史,勾起人们产生怀旧、纪念,拉近人们与历史的重要媒介。纪念物是立馆之基,是纪念馆发挥功能作用的主要依据之一。

纪念物对于一座纪念馆而言作用无可替代,有什么样的纪念物就有什么样的纪念馆,纪念物不仅是纪念馆进行活动的支撑,也是促成纪念馆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重要证据。一座纪念馆如果没有纪念物,这个纪念馆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甚至有可能被异化而消失。纪念物不仅是揭开纪念馆开放价值与历史内涵的重要依据,还是吸引观众到纪念馆参观的重要动力。虽然现在传播技术很发达,网络、电子、三维制作等技术都十分便捷、清晰,但是一些观众会不辞辛苦赶赴外地纪念馆参观学习,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渴望感受文物带来历史现场感的同时,也想释放对文物膜拜的那种心理,看到文物是人们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的一种动力,文物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愉悦,还可以实现人们“印证”历史的需求。

因此,纪念馆必须有感人至深的纪念物的储备与展示,才能使人不会忘怀。纪念馆有了文物做历史的陈述,不仅是对历史的尊敬,也是对观众的尊敬,是纪念馆的职责,也是纪念馆开放的价值所在。

  纪念馆有纪念情感

每座纪念馆都有纪念情感,纪念情感是一座纪念馆存在的情感基础,纪念情感来源于纪念对象,来源于文物。

首先,纪念对象本身就存在情感因素,有了情感才能生发为了纪念对象而去建设纪念馆的行动,和利用纪念馆传播纪念对象行为与思想的动机。对于不同的纪念馆,其纪念对象的情感是不同的,有怀念、感动、纪念、感悟,甚至还有警示、反思。比如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九一八纪念馆等。还有部分人物类纪念馆,比如白求恩纪念馆,其纪念对象的情感也很特殊,这种情感是跨越国界的大爱,蕴含着正义与奉献,这是属于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纪念馆的情感特点还表现在纪念物上。纪念物是了解纪念对象的物证,每一件纪念物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纪念对象的各种情感。比如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厅里,陈列着补的一层又一层破旧的支前民工当年穿的小褂,观后马上便可以闪现民工们当时冒风雪严寒,千里跋涉,不辞劳苦为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而艰苦奋斗的感人情景,激发出我们对民工敬仰、尊重的情感,产生出对纪念对象价值观的认同与共鸣。可见,纪念物的情感是纪念馆最重要的情感,它是激发人们产生感情的重要纽带,是感化、教育观众的主要力量。

纪念馆都有触动人心的事迹行为

每座纪念馆都有属于纪念对象的事迹行为,他是纪念馆得以传播并触动人心的地方,也是纪念馆彰显其个性、性格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事迹行为就会使纪念馆在社会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人物类纪念馆而言,多半是因为纪念对象有着超出常人的精英事迹,“精英事迹”散发出的正能量,正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以及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需要。对于一些战役类纪念馆而言,正是由于在战役中产生了许多动人心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行为,才对社会产生出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与促人奋进的昂扬力量。由这些精英事迹而形成的精英文化最大化地张扬出纪念馆存在的非凡意义。

当然,也有一些纪念馆由于存在着许多令人难忘、痛心,可以起到教化意义的事迹行为——如万人坑、细菌战等,这些行为可以促人反思,也成为纪念馆存在意义与价值的重要标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