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9-02)文化部副部长、 国家文物局局长 励小捷
30 年前的 《文物报》春花萌发, 30 年后的 《中国文物报》 枝繁叶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文物事业, 人们每每可以在《中国文物报》 中找到历历在目的记载。
从创刊伊始到今日规模, 这张行业报纸伴随着国家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的时代洪流, 不断发展成长, 担负着文物工作宣传的重任, 正在为实现 “中国梦” 的伟大理想不懈努力。 值此 《文物报》 创刊30 周年之际, 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和全国文博战线广大读者, 表示热烈祝贺。
古人语: “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 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 。仿佛文物事业发展的缩影,30 年来,中国文物报社筚路蓝缕,跬步千里,由最初的一张四开四版小报,发展成了拥有“一报、两网、三刊、四活动、一橱窗”多媒体格局的报刊企业。
在 30 年成长道路上,《中国文物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理念和舆论导向,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 努力当好全国文物工作喉舌, 完成国家文物局部署的一系列重要任务, 在全国文物系统和广大读者中建立了广博深厚、 历久弥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已成为独树一帜、 令人瞩目的文博行业媒体。
30 年来,《中国文物报》 以巨细无遗、翔实生动的笔触, 真实记录了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取得的每一个进步; 孜孜耕耘, 集腋成裘, 以洋洋上亿的文字, 娓娓诉说了文物工作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汇聚了大量珍贵的文图资料; 以一丝不苟、 科学严谨的态度, 及时、 准确地反映了文博、 考古领域的工作动态和事件、 人物, 为全国文博工作者、 广大文物爱好者搭建了沟通、 交流的平台, 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0 年风雨历程, 可歌可泣; 30 年成长进步, 令人鼓舞。 希望 《中国文物报》 在今后的办报实践中,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针,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坚持正确导向, 坚持内容为王,进一步发挥文物宣传工作的龙头骨干作用, 为文物事业加油鼓劲, 为实现全面小康、 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