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9-29)张滢 向祎

9 月2 日至4 日,“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班”在河南信阳举办。本次培训由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河南博物院、信阳市文广新局主办,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信阳市文物局和信阳博物馆承办。来自山西、安徽、河北、山东、河南五省的博物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博物馆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共谋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共同发展大计,是一次认识上的提升之举、思维上的拓展之举。

致力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

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社教专委会以年会为契机,将2015 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

略定位之一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相结合,以训代会,组织举办“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班”,以期促进新形势下对博物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发挥博物馆教育在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华夏文明传承方面的作用,积极服务于中原五省发展大局。

实现学术前沿性与务实性的深度交流

“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班”,包括专家主旨报告、五省博物馆教育主题交流、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现场培训几个环节,既有对博物馆教育最新理论的研究,又有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和创新。培训人员对博物馆教育服务的理念更新、目标设立、策划实施、效果评估、创新发展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实现了学术前沿性与务实性的深度交流。

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中国博物馆》杂志执行主编曹兵武,中国博协社教专委会副主任、国家博物馆社教宣传部主任黄琛,中国博协社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分别作了题为《重构人与世界的关系——博物馆学习与教育》《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博物馆教育担当》的主旨报告。曹兵武在回顾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博物馆学习与教育的特点、新形势下任务的变化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的高级职能、是综合性教育的论点,并从建构性与服务性角度对完善博物馆学习、改进博物馆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黄琛结合国家博物馆教育的实际,努力建立自主评价体系,为博物馆教育评价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做好准备;丁福利从宏观角度展示中原经济区及其战略定位中的文化指向,从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等角度,全方位地阐释了中原文化的特点,提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各省博物馆教育同仁要树立担当意识,大力弘扬中原文化,倡议建立区域性博物馆教育的长效合作机制。

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信阳博物馆代表做了主题交流。各馆都充分展示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完善社会教育工作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探索、实践,充分运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转化科研成果,构建完整的博物馆社会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和公益讲座等。

主旨报告高屋建瓴、观点鲜明,从专家视角、新理论、新实践层面,剖析了未来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方向,主题交流思路新颖、亮点纷呈,与会学员深感获益良多。培训班还组织105 位学员到信阳博物馆、城阳城遗址博物馆进行了现场培训和交流。结合博物馆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紧扣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开思路、相互借鉴,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社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信阳博物馆馆长丁联合认为,五省博物馆代表的主题发言涵盖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实践中的

经验和思考,给各地市博物馆特别是新建博物馆以很大的启示,好像打开了一扇开阔眼界和思路的大门,摸清了定位、学到了经验,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方法与目标,为以后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此次培训班体现了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社教专委会对博物馆发展新形势、新理论的准确把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深化体现,为中原五省优势资源相互传输搭建起平台,让彼此之间更认同、更支持,促进融合式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刘玉珍在培训班做了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社教专业委员会2014 年度工作报告,以及2015 至2016 年度工作要点通报。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各自博物馆资源为

基础,科学整合,合理利用,适度推广,联动互助,以加强博物馆教育能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强博物馆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博物馆教育资源和教育项目,着力弘扬民族文化;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树立具有博物馆特色的教育品牌;组织讲解大赛和学术研讨培训充分交流,传统与创新并举,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的新路子。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公益事业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社教专委会自身建设,开展专题学习,深入各地博物馆帮助工作,协助各博物馆教育人才培养和建立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四是抓好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按照《社会教育专委会章程》规定和有关部门要求,健全各项制度,积极发展会员,加强学术研究;加强与兄弟专委会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中国博协副理事长、河南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认为,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化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随着

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更应该注重融合式的服务和发展。一是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充分发掘区域文化优势,努力构建“大中原”社会教育联动体系;二是打造当代博物馆教育特色形态,树立品牌,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实现质的飞跃;三是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的社教工作队伍;四是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夯实社会教育基础,为社会教育工作不断输送新内容。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相邻五省地域上同属“大中原”范畴,应该担当起历史责任,在观念、思想和文化等领域向公众传播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将博物馆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贡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