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9-29)
博物馆数字资产管理理念的解析与实践
翟红志在《东南文化》2015 年第3 期上发表文章《博物馆数字资产管理理念的解析与实践》。文中指出,“博物馆数字资产”是指博物
馆单位海量数据资源的集合。随着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打破传统管理思路,采用新的数字资产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数字业务管理模式,是现代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数字资产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利用,可为规范化管理博物馆数字资产提供新的借鉴思路。
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
梅国英、路亚北在《教育教学论坛》2015 年第2 期上发表文章《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常州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两者以校园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藏品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析
乐俏俏在《博物馆研究》2015 年第2 期上发表文章《藏品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析》。本文从藏品的概念、藏品与藏品信息的区别、藏品及其信息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关系、藏品信息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手段等方面入手,分析藏品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实践,并对藏品信息综合化、重构化、系统化进行了解读。
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发展的实践研究
王秀香在《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 年第3 期上发表文章《国内外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发展的实践研究》。本文从历史渊源、馆藏资源、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等角度论证了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可行性及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典型案例,包括设施的共用与整合、数字资源的整合与服务及联合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等,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图书馆与博物馆开展合作的三点建议:统筹管理、数字化环境下的融合发展及联合办展。
基于文献计量与定性分析法的我国数字博物馆研究进展
孙逊在《东南文化》2015 年第3 期上发表文章《基于文献计量与定性分析法的我国数字博物馆研究进展》。他认为,“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是比较合适的研究方法,并选取“1999 至2014 年间我国有关数字博物馆的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法对我国数字博物馆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阐释。该文有助于对我国数字博物馆研究现状、脉络的整体把握及理性认识,推动数字博物馆研究体系的完善。
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角色演变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黄灿、张媛媛在《教育和教学研究》2015 年第2 期上发表文章《论园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基于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角色演变的思考》。文中指出,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经历了学校教育的藏品中心、独立的非正式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公众教育服务中心四种教育角色的演变。以儿童作为服务对象,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开发方式,以儿童为中心的多元共享资源网,这些教育方式对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
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的趋同性和多元化
李卫平在《艺术科技》2015 年第2 期上发表文章《趋同性和多元化——浅议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的创新》。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不少省市都在重建或扩建博物馆,各馆之间的陈列形式越来越趋同,呈现出“千馆一面”的现状。这种趋同化的现象逐渐为不少博物馆专家和观众所诟病,并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出一些积极的探讨。
郑欣淼任期内故宫博物院工作纪要
单霁翔在《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 年第2 期上发表文章《守望·探索·创新—郑欣淼任期内故宫博物院工作纪要》。文中指出,郑欣
淼先生以其严谨和执着典守故宫十载,完成了古建修缮和文物清理两项重大工程,奠定了新世纪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坚实基础。他还建立了国际博物馆之间战略性和模式化的合作关系,开创了故宫博物院发展的新局面。这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卢民在《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 年第2 期上发表文章《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文中指出,博物馆丰富的资源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其分布性、自治性、动态性、多样性增加了博物馆数字资源管理的难度。本文根据博物馆资源的特点分别就博物馆资源的分类、采集、存储与管理进行了综述,就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与理念进行了探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