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6-19)作者:巴建英 王勇
继2014年7月底山东济阳县垛石镇发现汉代墓葬以来,今年3月24日,该镇前刘村又发现两座唐代墓葬。墓葬位于前刘村西,紧靠村庄,村民修建文化广场取土时发现。据出土文物和墓葬排布分析,两座墓葬应属于同一家族,即唐代临济县令(今济阳)顾忖一家。济阳县博物馆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一号墓位于二号墓西偏北5米处,是单室穹窿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圆形墓室组成。墓室直径3.1米,穹窿顶,未发现被盗痕迹。出土红陶罐一件、白釉瓷碗一只、开元通宝一枚及铁器残件、墓主残骸等。二号墓为主墓葬,往东10米即为村民住宅。发现时顶部已经坍塌,墓室被黄河沉积淤泥填满。此墓为前后室穹窿顶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组成,通长18米。墓门高大雄伟,门楣高近4米,宽3.5米,门洞高近2.2米,宽达1.7米。前室高5米、直径4.3米,外墙中上部建筑做周边飞檐造型(俗称官帽顶),因坍塌只保留下局部,故无法判断其飞檐厚度及墓顶造型。底部出土陶罐两件、瓷罐一件、开元通宝数枚(残)、唐故顾府君墓志铭记一合,未发现墓主人应该佩戴的印信。室内底部中间三分之一处往北处有青砖铺就的棺床。四壁残留极少量的白灰和红彩绘,推测应有彩绘壁画。室内东西两边中部靠上处各有砖雕斗拱六个、东壁偏北有一桌一窗,窗下有彩绘铺底的圆锥体砖构建筑,平顶,顶部留有方孔,应为金山和摇钱树。西壁偏北有砖雕斗拱和一椅一窗,均为侧面形象。桌椅、窗户均有红色彩绘。前室后室连接处上部建有出檐。后室高1.8米、直径1米多,平面呈南北狭长的椭圆形,穹窿顶,残留少许棺木残片,建筑内壁弧线优美。没有发现随葬品,怀疑早期已有人由墓顶坍塌处进入,将主要随葬品盗窃洗劫。
经对墓志铭的初步研究,可得知墓主人为顾忖,字叔文,吴郡人,生于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卒于唐文宗李昂开成元年十月十日(公元836年),享年五十四岁。
据载,顾忖出自江南名门望族,晋代开国元勋大司徒顾荣为其十七世祖,曾祖父常州长史顾迪,祖父苏州刺史顾铣,父亲大理司直兼侍御史顾璘,顾忖是顾璘的第三子。墓志铭中描述他:“年始初冠,远播风猷”。顾忖先后得到当时的礼部尚书、大司空李师道和刑部尚书殷宥的赏识提拔,先后任职黄县尉和东光、章丘、临济县令。做黄县尉时,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懿文与诗”“敦学好礼”,才华横溢又不枉自骄狂,“纳忠而柱石不转,交贤而风雨不愆”。顾忖任临济县令时,为官清廉,非常勤政且能力出众,下车伊始便使当时的临济县“望风变俗”,路不拾遗。后积劳成疾,卒于临济县令任上。守制满百日后,于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正月二十一日葬于临济县吴丘乡安固村私第东南。
(济阳县文广新局巴建英王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