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4-24)作者:范永禄
大赉店遗址位于鹤壁市区西缘,紧邻发源于太行山并流经鹤壁市的卫河支流——淇河。据《尚书·武成》记载,周武王在伐纣胜利之后,在朝歌附近“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这可能是大赉店名称的最早由来。以大赉店遗址群为中心的淇河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大中型聚落遗址密布。既往的考古工作表明,淇河流域也是研究中原地区古代文明产生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区域之一。
“淇河下游大赉店遗址群的调查与研究”项目自2009年至2011年由国家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鹤壁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淇河下游65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古调查。该调查项目借助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科学调查方法,计划对淇河中下游地区沿河两岸的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拉网式的全覆盖考古调查,旨在发现、确认、精确定位这一区域内汉代以前的聚落。运用聚落考古研究方法,探索汉代以前的聚落布局与演变规律,为遗址的保护、展示、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同时,项目还计划对大型聚落进行初步发掘,寻找中心型聚落或早期城址,尤其是以商代晚期纣王所居朝歌为代表的一类都邑型遗址,为解决有关重大学术问题提供线索。目前完成了田野资料采集工作,正在进行对采集资料的画图、照相、分析和研究等整理工作。
根据考古调查成果,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鹤壁市文物工作队拟联合进一步开展工作。工作方向主要是对大赉店遗址和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位于淇河东岸的大赉店遗址为一处典型的高台地,其整体高于周围4~6米,面积约30万平米。根据淇河流域调查结果和横跨遗址的“管道沟”断面进行的观察,认为大赉店遗址面积大、堆积丰厚,文化堆积包括仰韶、龙山、先商、商、西周、东周和汉魏等不同时期,尤其在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应该是这一区域的大型中心聚落。在2014年的发掘中,在121.5平方米的探方内,发现灰坑116个、房址和与房屋有关的垫土堆积24座、墓葬9座、活动面3处,包含有后岗一期、龙山、下七垣、早商、晚商、西周、东周等多个时期,使我们对大赉店遗址的堆积和年代有了新的认识。其中,西周时期的窖穴和墓葬、龙山时期的房址是本次发掘的主体。根据我们的发现与发掘,西周时期的窖穴性质应为储存粮食或其他物品的窖穴坑区,窖穴中出土的大量骨料、鹿角和骨器、蚌器以及磨石、铜削等工具则应与制作骨器有关。西周时期的7座墓葬应为西周时期商遗民家族墓地。龙山文化房址类型多样,多为地面式建筑,但也有半地穴式建筑;有圆形房址,也有方形房址;地面有白灰面式,也有硬土面或烧土面式。而且多数房址做工考究,很多房屋的地面和柱洞都经过精细的加工。
此外,此次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房址,下七垣文化时期的地面式建筑,西周时期的卜甲、原始瓷片、铜炼渣,新莽大泉五十钱范都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大赉店遗址在考古学史上意义重大,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豫北地区开展了我国最早的一系列考古工作,其中就包括尹达1932年对大赉店遗址的第一次发掘。此次发掘共布探沟36条,发掘总面积230平米,其最大的收获即在殷墟之外又一次发现了商周、龙山和仰韶叠压的三层文化遗存,验证了三叠层理论“给我们一条正确坦途去探索中国史前期的社会”。但限于当时条件,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极其有限,仅有白灰面两处,竖穴灰坑一处和石器、陶器、骨器若干。揭示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厘清中国考古学发展史将是项目的工作重点。
王庄遗址在先商墓地刘庄遗址的淇河对岸,是本次调查中新发现的古代遗址。经过钻探和2014年上半年的试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的遗存分别属于大司空文化、下七垣文化、二里岗文化和东周、汉魏等时期,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墓葬、灰沟、水井,遗物则主要为陶器、石器等。其中房址均属于下七垣文化时期,与周边的灰坑一起勾勒出了一个较完整的下七垣文化聚落的形态。而这种较完整的聚落,在此前的发掘中很少遇到。此外,本次发现的下七垣文化陶器和石器均较丰富,尤其与刘庄墓地相比较,能够说明和确认为王庄遗址是以先商文化生活居址为主。全面揭露王庄遗址对揭示本地区的先商文化面貌和空间分布意义重大。
2014年11月20至21日,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张忠培、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许伟、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贾连敏、河南博物院原院长张文军、河南省古建研究所原所长张玉石等几位先生赴河南省鹤壁市考察了“淇河下游大赉店遗址群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张忠培先生等专家一行踏勘了大赉店、王庄遗址后,听取了项目工作人员王睿和郭明建的汇报,又认真查看了这两处遗址的出土遗物。张忠培先生对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一是尽快完成前期的田野调查报告,为以往的工作划上圆满句号,有利于全力以赴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二是鉴于大赉店遗址已经成功申报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方政府正在筹划建设遗址公园,利用这个契机,彻底搞清遗址范围和各个文化时期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内涵;三是对王庄遗址统一测绘编排探方号,对遗址开十字探沟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指定发掘和研究计划。张文军先生对项目今后的研究寄予厚望,以往所论河南龙山文化过于笼统,文化内涵并不清楚,它的最晚期已经进入了夏纪年,希望本研究项目能解决这一长期遗留的学术问题。(作者单位:鹤壁市文物工作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