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图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追赶西方的同行而发展,我们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途径和目标,有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也是中国特色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当、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这是中央领导同志最近针对如何利用文化遗产强调指出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在国家财力持续不断强力支撑下,本世纪的十多年里,得以前所未有、令世界同行惊羡的速度发展。让中华文化基因在当下发挥正能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当下所有文博人要思考破解的历史课题。扬州博物馆在江苏省文物局的关心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以基本陈列提升改造为突破口,为破解以上命题进行了一点尝试。
扬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2005年10月对外开放,陈展面积2000多平方米,详略有致地以信息组团的陈展形式,全景式反映了扬州跌宕起伏的从6000多年前龙虬庄人开始的文明史和2500年的建城史。八年的开放,其中五年的免费开放,接待了600多万中外游客,发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是扬州历史宣传的最主要窗口之一。八年的时间,文博工作者对扬州的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形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式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基于此2013年10月28日至2014年2月25日,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对其进行了改造提升。其中有些做法和想法愿与同行们分享,这些做法和想法正是作为一博物馆人对当下中国博物馆历史使命践行的体现,以期得到指正。
做法与思考一,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实现社会大众共同办博物馆的愿望。在改造提升前,我们通过媒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得到了广泛的积极响应,一些意见和建议是非常中肯、有价值的。如:社会反映“广陵潮”的灯光过于暗淡,很多孩子都不愿进去,这也是业内人士的共识,此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造提升,以最新的光照形式LED更换了展厅的所有光源,并适当提高了展厅整体的照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又如:由于展线有近850米,很多观众都认为参观得太累。我们在适当位置增加了可休息的空间,在休息过程中,亦有赏心悦目的历史氛围体验。
陈展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社会的受众,好坏、优劣,他们最有发言权,同时,中国博物馆绝不是几万博物馆人闭门造车能成功的,开门办馆,让大众参与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博物馆人要立足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广泛发展门类齐全的志愿者参与博物馆事业各方面的工作,我想中国博物馆就有可能从量到质有新的飞跃。
做法与思考二,吸收了地方最新的考古发掘和文史研究的信息,力争基本陈列的权威性、全面性、适时性。近几年扬州地区考古发掘成果令世人瞩目,盱眙大云山汉代江都王刘非墓、隋炀帝墓、汉代董汉墓等大量的遗存和历史信息为基本陈列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素材,所有这些在我们的基本陈列提升中都得以体现。对每个单元的主题进行了当代人的提炼,并用艺术化的柳叶造型进行展示,使参观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我们所需要传播的信息。通史式基本陈列是一个地方博物馆作为城市窗口最主要的阵地,是基层博物馆需集中精神种好的“责任田”。把最新的一手考古和历史研究资料充实在其中,是我们一项长期、永远在路上的工作。
做法与思考三,更新、借鉴新的陈展理念和手段,达到了陈列趋于“傻瓜化”的目的。我们丰富了序厅滚动播放的《广陵潮》影像的内容,用古代文物、历史遗迹、现代景观、历史人物影像等编辑了丰富但简明的内容(3分钟),循环播放。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唐诗将有历史意味的意境再现于人们面前,大云山汉墓发掘情况、隋炀帝墓被确认的过程等重要的信息,通过新增文物、展板及电视片等形式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大唐扬州港口造型的调整,达到了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效果。在这方面的调整,是基于对目前陈列表现形式思考后的一种表达。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对
的积累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人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到博物馆参观基本历史陈列我们希望他们能在轻松休闲的状态下,得到一些历史的感悟,而不是教育状态下,有压力的学习,所以我们的努力方向是陈列尽量通俗化,适合绝大部分人自主地参观。
做法与思考四,以几年来征集、出土的文物充实到陈列中。汉代的错金银铜刀、六朝画像砖、唐代瓷器、宋代铁剑、元代青花碗、明清各类文物,大大丰富了基本陈列文物质态。文物是博物馆陈列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其他场馆的核心价值。根据等级博物馆评估要求,博物馆每年都有更换基本陈列文物的比例数值,更说明了这一点。作为集中提升工程,我们更加重视这方面工作,在这个通史式陈列中,对每个时期的文物都进行了系统调整,并有“明星文物”登场,在宣传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应。
做法与思考五,可以体验的陈列让大众喜闻乐见。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过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博物馆之于教育是其天职,但博物馆的教育一定是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博物馆的教育更应该追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便于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获得博物馆人要传播的历史信息。基于以上理念,扬州博物馆通过馆内空间的调整,开辟了面积为1682.4平方米的“文博体验中心”,此区域有文博体验项目区、商品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汉代的投壶、古代的智慧玩具、可登攀的明清城墙、考古体验、地方戏曲、方言以及小教室各类非遗的培训和影像资料播放等等,加上各类文博创意产品,参观者可以参与其中,并得到自己期待的“理解”。所有这些体验项目,都是从“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这个通史式基本陈列中提炼开发出来的。
(摘自:中国文物报 2014年9月30日8版 作者:徐忠文/文 王晓涛/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