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氏赫胥氏又叫华胥氏。据说有一支“因逃避商汤的进犯,由新郑之华水、华阳东迁至今山东曲阜、济南。曲阜为古代大庭氏之国,再东至华胥,华胥为伏羲(伏羲之族)旧国,久有华胥名号,不能更改,故仍从旧称,呼之日华胥,易字为赫胥。今济南东北有华不住山,为华胥山之转音,又叫历山,因华胥迁此而得名。”因此“山东一带多伏羲氏、女娲氏、黄帝氏、炎帝氏的迁徙遗址,说明其后裔把祖先的地名移植到这里”了。又据《齐东县志》载:‘‘成瓘《篛园日札》云:按《寰宇记》,临济县东四十里有东朝阳城,又云赫胥氏陵在朝阳城内。今魏王城所在方向道里与《寰宇记》相符,又城中有大邱,广数亩,高数丈,土人呼为天子墓,墓旁周环数里,各有池隍遗迹以记,云赫胥氏陵,证之天子之称果有由来。”据齐东县之沿革,汉朝设朝阳县,朝阳城在今延安村东南15里大洼之内,俗呼魏王城。赫胥氏陵在朝阳城内是事实。由此可说明,以朝阳城为中心的区域。当为赫胥氏后裔部落所居处。赫胥氏的灵柩是否真埋葬在这里,值得怀疑。但是,作为赫胥氏后裔部落东迁来山东后,为祭祀供奉相先,筑土为冢,也是可以理解的。
摘自《邹平通史》1999年5月版
天子墓 位于码头乡甜水西村4里处,北临公路,相传为赫胥氏墓,俗称天子墓。旧志记载,墓旁周环数里有池隍遗址。现此墓封土南北长53米,东西宽48米,高2.5米,形似沙丘。
摘自《邹平县文化志》1991年版
甜水汉墓 [码头乡甜水村·汉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天子墓”。现封_十残高2.50水,直径约30米。黄土夯筑,内含汉代泥质灰陶豆把、残板瓦、青砖等。《齐东县志》载为赫肯氏墓。
摘自《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
天子墓 位于邹平县魏桥镇甜水村西2公里处,相传为赫胥氏墓,又谓李密墓,百姓俗称天子墓。旧志记载此墓周围数里有城隍遗迹。原封土直径30米,高约2米。由于年久和群众挖土,现封土几乎不见。199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滨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2010年5月版
甜水村距魏桥镇驻地东南5.7公里,原名贾陈庄,后改称皇辛庄,清末改称甜水庄。
摘自《邹平县志》1992年10月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