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7-28)作者:吐鲁番 路莹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因气候炎热而得名。作为中国最热、最低、最干、最甜之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得以较好的保存下来,并形成了吐鲁番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成为华夏灿烂文明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7-28)作者:上海 沈纯理
民间收藏当以铜、玉、瓷排列成序的。其中这个铜字排在首位,必然是指青铜器了,只有中国古代最精致的青铜器,那才是堪称国之瑰宝!那么,应该怎样去鉴定其真赝呢?下面将教会你一些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1.中国古代青铜器出土后,会形成两种坑口的器物。一种入土前器物经过打磨等处理,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8-25)作者:吴正成
一、《论持久战》的诞生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7-28)作者:柳哲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7-28)作者:邹绵绵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8-25)作者:刘善文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7-28)作者:柴晨鸣
商代玉羊
商代的玉羊,所见皆作羊头形而未见整体形玉羊。在羊首的正面饰双角、耳、目和鼻等五官,呈正视形,而背面则光素无纹。这件商代晚期的羊头形玉佩(图1),高4.5厘米、厚2厘米,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色,有褐斑。圆雕。闭口,细眉,斜吊眼,卷
本文摘自《中国文物报》(2015-08-25)作者:刘冠军
安丘市博物馆珍藏着一块抗日战争时期的纪念碑,原址在原安丘市王家庄乡金线村东南岭上(今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该碑高1.7米,宽0.7米,厚0.18米,青石灰石质,石碑上字迹清晰可读,为楷书阴刻。碑额上刻着“斩倭殉仁”四个大字,石碑上镌刻有56名士兵的姓名、